中国结黄永松: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守望者
2024年3月4日,黄永松先生在宝岛台湾驾鹤西游,享年81岁。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传统文化界和非遗爱好者的心里,他是一个声名遐迩的文化名人,有着“中国民艺之父”“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等一
2024年3月4日,黄永松先生在宝岛台湾驾鹤西游,享年81岁。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传统文化界和非遗爱好者的心里,他是一个声名遐迩的文化名人,有着“中国民艺之父”“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等一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结绳,是文字前身。古往今来,结绳记事,以绳绾结,贯穿巧思,结系日常。春节将至,用中国结装点家宅、赠送亲友,更是属于中国人的节庆浪漫。
央视网消息:“这个作品是用最普通的中国结线编织而成的,线头全部藏在塔内,整件作品没有一根铁丝、一点填充,报恩塔也能在桌面上稳稳站立。”四川泸州市江阳区非遗袁氏绳结传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袁雪梅坐在工作
作者介绍:陈夏生曾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珍玩科编纂'对中国历代服饰、珠宝鉴赏、历代如意、明清珐琅工艺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二00七年起在台北艺术大学剧场设计学系教授中国结编制课程“曾举办过多次中国结展览
作者:耿淑丽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近30 多年来台湾的中国结艺技法发展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从结法上来看,台湾结艺从仅有的13种基本结和简单的历史遗留变化结,发展到了今天的各种挂饰、各种首饰、平面壁
从 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今,在两岸的学术刊物上已发表有关中国装饰绳结文章上百篇,文中主要从图纹上、视觉上、美学上、应用上去阐述结,在这些文章中“中国结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I4I5I常被引用。目前,
2024年3月4日,黄永松先生在宝岛台湾驾鹤西游,享年81岁。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是在传统文化界和非遗爱好者的心里,他是一个声名遐迩的文化名人,有着“中国民艺之父”“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望者”等一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雕像上的宋代装饰结研究唐宋时期,中国结被大量用在器物和服饰上,在现存的壁画作品、绘画作品、器物上都有所体现。然而这些结的结形大部分结构不清晰,少数结构清晰的结饰显得十分珍贵,对研究中国